“青蜗牛”流动教室2018上半年服务总结
青蜗牛流动教室是在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由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并委托于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具体实施开展流动教室的项目。青蜗牛——流动教室公益项目将在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镇的农村小学开展每月两次的服务,每次五天的时间。
青蜗牛于2017年3月正式落地昆明,由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组织社工和志愿者,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偏远山区儿童以及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及成长课程。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设立“驻校社工”新型服务模式,开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心理辅导等活动,同时青蜗牛上还配备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图书、娱乐的玩具以及电脑等电子设备。开阔孩子的生活、视野,培养自尊尊人、自爱爱人的良好品格,并提升他们的抗逆力和独立处事能力。
与孩子相聚的时光的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间,青蜗牛2018上半年的服务又告一段落了,回首望去,每一期服务都刻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去。
本学期,青蜗牛共计开展9期服务,其中1期学校探访,7期学校常规服务,1期社区家庭探访,教务营小学开展驻校服务6期,共计服务216小时,服务人次达12028人次,为九龙镇279名学生带去了生命教育课程、成长课程、兴趣课程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并且在教务营小学充分利用图书馆,开展“悦读书屋”、“小小广播站”,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图书馆管理及广播站管理,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理念。
驻校社工从生活老师做起
本学期,青蜗牛为20户建档立卡户家庭每户捐赠价值200元的大米及食用油。
本学期,共有30名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中,他们积极参加培训,准备课件,用心为每一位孩子服务。
他们不辞辛苦地进行家访,哪怕只有咸菜馒头,哪怕道路泥泞。
本学期,青蜗牛流动教室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志愿者综合能力建设培训。
为志愿者在服务中融入“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的理念,改善志愿服务工作方式;增强志愿者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志愿服务成效。
暑期间,“青蜗牛”流动教室首届乡村教师综合能力建设培训顺利开展,来自九龙镇和汤郎乡的20位乡村教师通过理论课程、座谈会、户外拓展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建立深厚的友谊。
同时,老师们各抒己见,为青蜗牛流动教室的服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此我们对以下单位对我们工作开展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共青团昆明市委、共青团禄劝县委、九龙镇人民政府、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九龙镇中心校、九龙镇鲁筷小学、教务营小学、益里小学、小马街小学、万民小学、三哨协立小学、功德小学;
我们对热心参与到青蜗牛各项工作中的单位和志愿者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靳 来 (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
彭 轶 (校团委书记)
姚力桢 (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
高莉娜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青蜗牛项目负责人)
志愿者:
江富林、李晓雪、汤邦欢、杨吉娥、杨露、张军梅(第19期服务)
陈柏繁、胡溪芮、刘圣达、杨皓博、李成贤(第20期服务)
赵丽萍、杨涛、卢敏(第21期服务)
黄云会、赵江鹏(第22期服务)
刘娜、柳叶、张丽红(第23期服务)
张文华、赵波(第24期服务)
杨玉琴、徐曹淑铨(第25期服务)
岳圆月(第26期服务)
志愿者个人
黄章艳、杨君(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品正志愿者协会第26期服务)
赵泽英(云南农业大学 第19期服务)
李继访(昆明理工大学 第22期服务)
一次支教的经历、丰富人生的阅历、奉献一份爱心、自我的一种成长...是每一名志愿者参与青蜗牛的初心,怀揣着这一份初心,让我们相约在9月,共同行走在支教的路上。
9月,我们不见不散!
小小蜗牛,为梦想而生。
文:高国俊
审核:张洪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