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团工委“关爱残障儿童”系列活动第四场
2018年11月14日,为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社会正能量,在高新区团工委、高新区关工委的组织下,昆明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启了以“关爱残障儿童”为主的系列活动第四场。
在本次的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帮扶中,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特有心理状况,引入了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是一种接近自然、感受环境的心理治疗方式。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绘画为媒介,借此表达存于内心未能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向外呈现出来。
听障儿童的听力损失后视觉成为他们感受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语言能力有缺陷的听障儿童,他们无法用丰富、贴切的口语来准确地表达思想、传递情感。 传统的心理治疗主要以面访为主,对于这些孩子往往会产生防卫和阻抗的心理,因为他们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很容易错过开展心理辅导的良机;此外,听障儿童能够明确感知自己的各种情绪,但在产生不良情绪时还不能合理控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 听障儿童与健全人交流较少, 他们有时难以理解人们许多复杂行为的实质,容易对他人的 行为产生误解或猜疑,从而引发某些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最后听障儿童普遍存在易冲动、自卑、焦虑、自制力差、猜疑、退缩、自我封闭等不良情绪和行为。
而绘画疗法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宣泄情绪、表现真实的自我,可以缓解的紧张、焦虑、恐惧。绘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快地表达内心感受安全地表现自己的情绪的有效方式。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能够真实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画幅的大小、线条 的轻重、颜色的搭配、构图的设置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听障儿童的个体信息。通过解读听障儿童的绘画作品,心理咨询师可以了解听障儿童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并适时地给予其协助促使其健康成长。
绘画可以促进听障儿童的自我探索,投射潜意识,既可以帮助绘画者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又可以保护绘画者的自尊和自我。我们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帮助孩子们进行自我探索,将内心压抑的情感能量释放出来,建立阳光的正向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