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团工委“关爱残障儿童”系列活动第九场
为更好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学一做”团的基础实务和团中央改革方案精神,紧紧围绕我区各项中心工作的安排部署,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坚持以人为本,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会化、常效化、规范化的新局面。今年,为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社会正能量,12月3日在高新区团工委、高新区关工委的指导下,昆明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启了以“关爱残障儿童”的系列活动。
我们走进儿童听障中心对孩子们进行帮助,由于他们听觉损伤,影响语言的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孩子们大声地朗诵诗歌的活动参与来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发声和意义。
在认知过程中孩子们由于听力受到了损伤,每一个字一个词志愿者们都要进行无数次的表达,花费了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教孩子们。在语言表达能力上,需要他们把字和词,把每一句话都能正确的说出来,这种语言的锻炼对他们语言起积极的作用。
儿童诗诵读中,能让儿童成为一个感情更加细腻、心灵更加柔软,生命更有质地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而诗是最能陶醉儿童思想感情文学样式,最容易让儿童找到情感的共鸣,让一颗小小的心欢跃不已。
一首诗正常儿童可能很快就学会了,可是我们的听障儿童要花费很多时间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发声,老师也还要借助手语来帮助他们学习。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孩子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会了《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