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莉率调研组到石林县调研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市、县关工委负责人陪同调研。
上午,调研组抵达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代表用极具特色的撒尼歌舞向调研组领导表示热烈欢迎。随即,在吉世彧校长的引领下,调研组依次参观了民中校情教育基地、撒尼刺绣作坊和民间绘画制作室。“民族中学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以“云鹏书院”为载体,逐渐构建起“云鹏课程”体系,其中必修、选修课程共59门,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传统文化、民族知识等课程。“云鹏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振学校精气神和精神风貌,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吉校长介绍。
随后,调研组走进石林县非遗传承馆,参观了撒尼传统文化项目。
下午,省关工委调研石林县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行政中心439会议室召开,石金幼儿园、民族小学、鹿阜中学等六所学校主要负责人先后汇报了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的工作情况。从编写彝文校本教材到“让墙壁说话”,从双语演唱校歌到“六景二厅一廊一湖一书吧一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在石林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座谈会上,调研组与参会单位充分交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问题,县关工委主任李绍增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县各所学校都各具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学校法制、红色、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黄世建强调: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必需品,是提高德育工作的营养品,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石林县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与创文工作相结合,特色鲜明,各相关单位应加强部门联动,推动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蒋莉副主任讲话指出,石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用心抓教育工作,在政策保障、队伍建设、压实部门职责等各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她建议,要开展深入交流,促进石林县内各学校资源共享,经验借鉴;要培养缺位人才,及时补齐人才短板,让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树立标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要主动担责,为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好工作。
本次调研是石林县关工委持续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关工委将以此次调研工作为起点,结合石林实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传承宣讲优秀撒尼文化,为维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