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咚”树洞、心情“晴雨表” 关注学生心理妙招多
发布时间:2020-06-17 10:24 |来源:解放日报

 “老师:您好!我跟班上的女孩子闹了不愉快,我把她当好朋友,而她在背后向我的其他朋友抹黑我。但是,我朋友没有相信,并将抹黑我的内容告诉了我。我很气愤,我该怎么办?”“老师:今天爸爸妈妈又狠狠地批评我,我真的好难过,为什么我老是惹他们生气?”复学了,进才中学东校的“东咚”树洞里,不时传来男孩女孩“叮叮咚咚”的心情故事和倾诉声——除了树洞,学校还有一张班级“晴雨表”,孩子们将喜怒哀乐表达在纸上。


  每周“晴雨表”记录学生心情


  与女孩子闹不愉快的初一学生小丁在树洞里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且注明“需要回复”。没过多久,小丁的微信联系人中,多了学校的心理老师樊雨婷。樊老师和她聊了很长时间,并给她回信:“或许你可以试着与她直接取得联系,了解你们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误会,澄清你们对彼此的想法与感受。如果彼此能够达成一致与和解,相信你可以重获一位好友或者更加清楚自己对于朋友的选择……如果我们逼迫自己去迎合所有人,让所有人对自己都持有好的评价,那我们是会非常辛苦的。我想,你在意的那些人不会相信那些不是事实的内容。所以,爱自己,做好自己,相信自己,你可以放下愤怒,做快乐的自己,交到真心的伙伴”。


  树洞是进才东校的心理信箱。疫情中,这个信箱从线下搬到线上,成了“东咚”树洞。孩子们只要有什么想和心理老师分享的,或只是为了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甚至吐槽,都可以向信箱发送。樊雨婷是这个树洞的倾听者。她发现,孩子们的心情故事绝大多数都是青春期烦恼:交友的方法、与爸妈相处、对学习成绩的态度……其中,还有父母来信,请教如何和孩子和平相处。需要回复的,她一一联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解答,给出意见。征得孩子们同意后,一些有共性的青春期难题和案例,经化名通过学校广播台讲述,让学生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获得教益和启发。


  在进才东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张 “晴雨表”。小小的表格记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情绪状态、人际交往状况和生活状况,包括班级里是否有同学在这一周情绪低落,有没有同学看起来很焦虑,或者有没有开朗的同学突然沉默,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突然口若悬河……记录这张“晴雨表”的,是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如有不同往常之处,心理委员会及时给予同学安慰;如有同学特别需要帮助,学校心理老师会继续跟进。


  复学初期,预备班和初一的学生还在心理课上写下自己的 “心理资源库”——如果你有难题,会向谁求助?同伴,班主任,树洞还是心理老师?“从疫情的在线教育回到学校正常教学,学生们的心理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其中难免会有情绪波动和心理难题。我们让学生们了解自己身边的‘资源库’,就是告诉孩子们:不要怕,身边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我们随时随地准备帮助你们。”樊雨婷说。


  心理教育每年级有不同主题


  《致我最爱的篮球》是初二学生复学后上的第一节心理课。这是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在2016年退役时的感言,讲述他从小为篮球立志的故事。选择这个分享是为了让这批明年面对新中考的学生更早地树立志向、确立目标。


  而在六年级的心理课上,挫折教育是给这群孩子的“礼物”。课堂上,学生们会回想过去“遇到过哪些挫折”。如果对话那个时候的自己,会说些什么?学生们还会看到一封让人伤感的信——《寄不出去的信》,那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写给年轻生命的一封信,“离开,会对身边的人带来多大的影响。生命,又为何如此珍贵。”樊雨婷说:“这个年纪的学生特别敏感,面对困难或者挫折时不知如何面对。我们的挫折教育课程会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人际支撑(社会支持系统),他的背后,始终有支持他的力量。”


  每一个年级都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心理教育主题,除了每周的心理课外,学校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进才中学东校校长王文皓说:“心理教育不是用来救火的,而是要做好发展性辅导,让更多学生获得身边的资源,得到切实的帮助。”(记者 龚洁芸)


  原标题:进才东校关注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随时获得身边资源,得到切实帮助


  “东咚”树洞倾听孩子们的喜怒哀乐